兴安区残联“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10-21 09:18:00
发布来源:兴安区残联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推动残疾人事业现代化、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打下更好基础的关键时期,编制实施好残疾人事业“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为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社会参与度,区残联面向兴安广大残疾人及其亲友、残疾人工作者、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通过采取座谈、调查问卷、网上征集等形式,开展“我为'十四五'规划献一策”活动,广泛征集出推进兴安区残疾人事业“十四五”规划发展思路及意见建议:

一、发展目标

到2025年,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全部脱贫,城乡残疾人家庭收入全部享有住房、养老、医疗、康复,生活有保障,居家有照料,出行无障碍。残疾人平等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就业更灵活,文化体育生活丰富活跃,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参与更加广泛深入。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基础条件得到改善,服务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残疾人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重点任务
  (一)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
  1、提高残疾人社会救助水平。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应保尽保,可适当提高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低保等救助水平。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低保边缘残疾人家庭及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同户等特殊困难家庭,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对流浪、乞讨残疾人及时救助并进行妥善安置。对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的残疾人,稳步提高救助标准。
  2、建立完善残疾人福利制度。全面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可结合实际,适当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落实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水、电、气、暖、公交等基本生活支出费用优惠和补贴政策。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为0-6岁残疾儿童免费提供基本康复医疗、训练、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可对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给予补贴。

3、优先保障残疾人基本住房。对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家庭给予优先轮候、优先选房、优先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等政策。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家庭,按照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要求,采取制定实施分类补助标准等措施,对无力自筹资金的残疾人家庭给予倾斜照顾。

4、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照料服务。建立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不断加大政府购买残疾人托养服务力度,推动机构托养和居家托养服务同步发展、规范运行,努力为残疾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托养服务,实现与儿童、老年人护理照料服务体系的衔接和资源共享。发展公益性、专业化残疾人养老服务,为盲、聋、智障等残疾老人提供照料服务。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使服务满意度达到100%以上。
  (二)大力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
  1、全面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保障残疾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流转合法收益。将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数量和生活质量纳入贫困县考核。积极为农村贫困残疾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切实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至少参与1项养殖、种植、设施农业等增收项目。支持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发展。加强社会化生产服务和金融信贷支持,落实好扶贫贴息贷款政策。
  2、依法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认真落实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和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的个体工商户的扶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残疾人,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和社会保险补贴,帮助安排经营场所、提供启动资金支持。借助“互联网+”行动,鼓励残疾人利用网络就业创业,给予设施设备和网络资费补助。扶持残疾人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自主创业。促进残疾人个体创业、社区就业和居家就业。支持残疾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振兴传统工艺、家庭手工业等项目。促进残疾妇女就业创业,拓宽聋人就业渠道。对残疾人能够胜任的岗位,在同等条件下要鼓励优先录用残疾人。积极协调沟通各类医疗机构吸纳符合条件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业执业。积极培育残疾人就业辅导员队伍,大力发展支持性就业。多渠道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三)大幅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保障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实施精准康复,为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100%,逐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充分利用社会康复医疗资源,为贫困残疾儿童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提高精神障碍患者医疗救助保障水平,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后仍有困难,或者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应对患者住院治疗个人缴费部分给予救助。    

2、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新建、改建公共基础设施和居住区配套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政府机关、公共服务、公共交通、社区等公共场所设施的无障碍改造,公共停车区按规定设立免费无障碍停车位。逐步推进农村地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无障碍设施日常维护管理和监督使用。大力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公共服务机构、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加大残疾人家庭,尤其是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工作力度。要在城镇住房中统筹考虑残疾人家居无障碍环境建设。积极推动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惠民工程,多渠道筹集资金,基本完成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区政府要将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工作。残工委发挥统筹协调职能,研究部署重点工作,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分工。要结合实际制定当地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各部门要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将主要任务指标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确保规划明确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积极发挥残疾人组织作用。加强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残疾人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员编制,为残疾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支持残疾人专门协会和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开展服务残疾人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工作。